《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详细分析和解读毕业生当期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帮助毕业生准确进行就业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毕业生提高就业准备认识与能力,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自主创业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有效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帮助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择业、依法从业能力与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当期就业形势,正确进行职业定位;使学生熟知学院就业推荐的条件及流程,掌握必备的就业技能与技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有效提高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性。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将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在大一、大二两年中共开4期,分别以四大模块内容完成教学计划。
时间 |
主要内容 |
课时 |
大一(上) |
职业生涯规划 |
8 |
大一(下) |
职业素质培养 |
8 |
大二(上) |
专业技能培养 |
4 |
大二(下) |
就业创业指导 |
12 |
合 计 |
|
32 |
(一)模块一:职业生涯规划
Ø 教学目的:通过了解职业教育,了解学院和企业文化,通过自我分析,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职业生涯知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Ø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小组讨论、模拟训练、实证例举等。
Ø 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教育、传承学院文化
(1)认识职业教育
Ÿ 什么是职业教育
Ÿ 职业教育的前景
Ÿ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
(2)传承学院文化
Ÿ 学院的历史
Ÿ 学院的文化
Ÿ 学院的办学定位
Ÿ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Ÿ 学院的愿景
Ÿ 学院的管理特点
Ÿ 我院历届优秀毕业生介绍
2、规划大学生活、创造美好明天
(1)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2)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Ÿ 大学三年如何度过
Ÿ 素质拓展
1)素质拓展与就业竞争力
2)素质拓展与校园文化
3)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
Ÿ 学会规划、学会创造
(3)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美好明天
3、了解企业文化、成就个人发展
(1)各大主要通信运营商企业文化
Ÿ 中国电信企业文化
Ÿ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
Ÿ 中国联通企业文化
Ÿ 中国通服企业文化
(2)我院近几年毕业生整体/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3)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
(4)近几年企业对我院毕业生反馈情况
(5)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
Ÿ 常规就业
Ÿ 专升本
Ÿ 自主创业
Ÿ 其他(应征入伍、灵活就业等)
(二)模块二:职业素质培养
Ø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Ø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模拟训练、团体辅导、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素质拓展等。
Ø 教学内容:
1、职业素质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什么是素质及职业素质
(2)职业素质的特征
(3)职业素质的构成
(4)职业素质的培养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
2、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
(1)学习能力的培养
(2)适应能力的提高
(3)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4)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提升
(5)决策与执行能力的锻练
(6)创新能力的培养
(7)信息处理能力提升
(8)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情绪管理、闲暇生活管理、压力管理等)的养成。
3、职业素质实践训练
主要围绕职业素质的任何一个方面,通过市场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并提交一份调研报告。
(三)模块三:专业技能培养
Ø 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群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通过对于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分析,对毕业生提出明确的就业技能的要求,使毕业生明确自身需要掌握和提高的技能,能有目的地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Ø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
Ø 教学内容
1、专业培养方案中定位的学生就业岗位群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跟踪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建议,分析现有专业岗位职责和知识技能要求,进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的就业岗位群。
2、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析
(1)就业岗位群的职责要求
(2)就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
(3)针对不同专业的就业技能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3、职前培训项目解析
针对各个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就业技能要求,可以通过相应职前培训来提升。在此,着重就一些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的培训项目进行解析,以便学生进行培训后真正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就业。
(四)模块四:就业创业指导
1、当期社会就业形势与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1)教学目标:帮助毕业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和行业动态,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使其在整个就业推荐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和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从而使毕业生在选择自身岗位时更具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课堂教授、问题引导等。
(3)教学内容:了解国家整体就业情况和四川省就业情况,毕业生所要面对的就业形势。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往我院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分析和未来就业重点、热点。面对就业形势,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2、大学生自主创业
(1)教学目标:通过介绍公司的创立、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模拟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建设能力与领导能力,强化学生独立自主的主动品格与创新精神。
(2)教学方法:课堂教授、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
(3)教学内容: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概念和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了解大学生创业必备软硬条件,大学生创业主要方向以及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制意识。以学院优秀的创业就业成功人士为例,分析研究成功的因素,并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好的建议和流程。
3、认识与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1)教学目标: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就业前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浮躁等不良情绪。通过指导使毕业生建立健康的就业心态,以及如何调整自身的情绪缓解自身的就业压力。
(2)教学方法:课堂教授、模拟训练、团体辅导、心理测试等。
(3)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明白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决定终生的但必须做好;就业薪酬待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频繁变动公司/岗位就得从头再来,是要付出转换成本代价的;通过就业心理案例分析,舒缓心理压力。
4、就业自荐材料的制作与面试技巧
(1)就业自荐材料的制作
Ø 教学目标: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就业自荐材料的重要性,并且了解自荐材料的制作过程,做好一份突出了自身特点的就业自荐材料。
Ø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模拟训练等。
Ø 教学内容:就业自荐材料的基本格式,制作就业自荐材料的基本原则,就业自荐材料内容的创造性填写,较为出色的就业自荐材料的展示等。
(2)面试技巧
Ø 教学目标:面试是现阶段就业过程中决定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用人单位初步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平台。通过指导使学生克服在面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面试的技能和技巧,争取到就业机会。
Ø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互动提问、模拟训练等。
Ø 教学内容:用人单位考察的重要方面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用人单位的问题分析整理,以及学生的应答方法和策略。
5、就业推荐与毕业生派遣及档案管理
Ø 教学目标:通过对学院就业推荐条件、程序,以及毕业生派遣工作的程序、要求的讲解,使毕业生能更清楚明了地知道推荐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就业推荐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了解政府对毕业生管理的政策,使毕业生在最后的派遣和档案管理工作上能顺利便捷地完成。
Ø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等。
Ø 教学内容:学院就业推荐的基本要求,推荐合格毕业生原则,优生优推原则,办理就业材料的相关流程与要求;学习分析教育厅和学院有关毕业生派遣和档案管理的相关文件。
四、实践环节
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安排学生通过讨论、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编制个人就业推荐材料和参加模拟招聘会等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专题讲授、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相结合的方式。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讲课 |
讨论课 |
实践课 |
其他 |
合计 |
认识职业教育、传承学院文化 |
2 |
|
|
|
2 |
了解企业文化、成就个人发展 |
2 |
|
|
|
2 |
规划大学生活、创造美好明天 |
2 |
|
2 |
|
4 |
职业素质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
2 |
|
|
|
2 |
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 |
4 |
|
2 |
|
6 |
就业岗位群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
4 |
|
|
|
4 |
当期社会就业形势与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
2 |
|
|
|
2 |
大学生自主创业 |
2 |
|
|
|
2 |
如何认识与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
2 |
|
|
|
2 |
就业自荐材料的制作与面试技巧 |
2 |
|
2 |
|
4 |
就业推荐与毕业生派遣及档案管理 |
2 |
|
|
|
2 |
合计 |
26 |
|
6 |
|
32 |
七、考查方式
课堂出勤与实践训练
八、说明
1、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根据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的。
2、本教学大纲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3、本教学大纲从发布之日起执行。